春節后,大蒜市場并不平靜,價格大起大落,波動不定。
在上周的文章中也曾提到,初三之后,客商到產區集中補貨,由于尚未復工復產,貨源供給存在一定缺口,賣家售貨態度強硬,初六之前大蒜價格偏硬上漲。進入初七之后,大蒜產區交易陸續鋪開,貨源供應量逐步增多,市場賣壓開始凸顯。
立春后,大蒜市場行情急轉直下,價格呈現全面下跌態勢。2月3日,節后金鄉一般混級的價格漲到了4.45元/斤左右,2月8日價格逐步下跌至4.37元/斤左右,此后價格跌勢進一步加劇,2月9日價格下滑三五分,2月10日價格下滑五至八分,2月11日庫內大蒜價格止跌趨穩,價格停留在4.27元/斤左右,價格跌幅約為4%。
金鄉庫內一般混級價格走勢
春節的氛圍還未消散,大蒜價格卻已經大幅跳水,供需關系是影響大蒜價格的主要因素,尋找大蒜價格大幅跳水的原因,還要先從供應方面看。節后大蒜市場交易恢復正常,外地儲存商也陸續回歸,部分原始貨主仍有落袋為安情緒,春節后高配資的貨源也有減倉意向,貨源供給延續了節前偏多的態勢。節后國內消費慣性回落,批發商采購積極性下降,國外訂單下放緩慢,出口加工要貨量減少,市場剛需表現乏力,對價格的支撐力度減弱。
今年云南大蒜的種植面積略有增加,春節前東川、黃坪、賓川地區的多瓣蒜和三丫蒜陸續上市,節后獨頭蒜的上市范圍擴大,但隨著上市量的增多,鮮蒜的收購價格持續回落,目前多瓣蒜的價格在四塊到八塊,三丫蒜的價格在五塊到七塊,獨頭蒜2.5cm價格在7.00元/斤左右,獨頭蒜2.5cm價格在7.00元/斤左右。春節前云南鮮蒜主要在南方一些市場出售,節后北方一些大市場也有云南鮮蒜在售,在嘗鮮心理的驅動下,銷售量逐漸增多。
常言道,有漲就有落,有落就有漲,沒有單邊不變的行情。大蒜價格在急速下跌之后,2月11日觸底趨穩,12日迎來反彈上漲,這背后的支撐因素有哪些?
首先,市場供需格局有了一些新變化。此輪價格下滑已經持續一周多的時間,下滑幅度達到了兩毛左右,原始貨主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,高配資的部分貨源面臨虧損,賣家售貨的積極性有所消退,對價格滋生抵觸情緒,出現惜售、停售現象。
其次,2025年首批印尼大蒜進口許可證發布。業內傳出消息,印尼發布了首批進口許可證,貨物數量為11.7萬噸,消息的發布對市場情緒起到一定提振作用。
最后,盤面的走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。盤面上漲帶動了現貨人氣,進而促進了現貨價格的拉升,形成了盤面與現貨聯動的上漲趨勢。
另外,炒家活躍提升市場人氣。在大蒜價格下跌后,有炒家尋求整庫大噸位的貨源,炒家的活躍對市場人氣起到提升作用,也放大了價格波動幅度。
由此看來的,春節后大蒜市場行情跌宕起伏,是供需關系、天氣因素、國際市場、心理預期和盤面走向等多個因素相互交織的結果,這些條件的變化容易引起大蒜價格的短期波動。未來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、庫存消化速度以及國際市場訂單動向。